80年代:改革开放期间,中国成功引进了石化装置和调节阀技术,使套筒阀、偏心旋转阀得到了推广使用,尤其是套筒阀,大有取代单、双座阀之势,其使用越来越广。80年代末,调节阀又一重大进展是日本的Cv3000和精小型调节阀,它们在结构方面,将单弹簧的气动薄膜执行机构改为多弹簧式薄膜执行机构,阀的结构只是改进,不是改变。它的突出特点是使调节阀的重量和高度下降30%,流量系数提高30%。
调节阀分类方法既按原理、作用又按结构划分,是目前国内、国际的分类方法。一般分为九个大类:
直行程气动调节阀
直行程气动调节阀
(1)单座调节阀;
(2)双座调节阀;
(3)套筒调节阀;
(4)角形调节阀;
(5)三通调节阀;
(6)隔膜阀;
(7)蝶阀;
(8)球阀;
(9)偏心旋转阀。前6种为直行程,后三种为角行程。
这九种产品亦是基本的产品,也称为普通产品、基型产品或标准产品。各种各样的特殊产品、产品都是在这九类产品的基础上改进变型出来的。
调节阀外接冲刷法
对一些易沉淀、含有固体颗粒的介质采用普通阀调节时,经常在节流口、导向处堵塞,可在下阀盖底塞处外接冲刷气体和蒸汽。当阀产生堵塞或卡住时,打开外接的气体或蒸气阀门,即可在不动调节阀的情况下完成冲洗工作,使阀正常运行。
调节阀介质冲刷法
利用介质自身的冲刷能量,冲刷和带走易沉淀、易堵塞的东西,从而提高阀的防堵功能。常见的方法有:①改作流闭型使用;②采用流线型阀体;③将节流口置于冲刷厉害处,采用此法要注意提高节流件材料的耐冲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