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节阀的发展自20世纪初始至今已有八十年的历史,先后产生了十个大类的调节阀产品、自力式阀和定器等,调节阀和控制阀的发展历程如下:
20年代:原始的稳定压力用的调节阀问世。
30年代:以“V”型缺口的双座阀和单座阀为代表产品V型调节球阀问世。
40年代:出现定器,调节阀新品种进一步产生,出现隔膜阀、角型阀、蝶阀、球阀等。
50年代:球阀得到较大的推广使用,三通阀代替两台单座阀投入系统。
调节阀的特征是:
①全功能超轻型调节阀代替了众多可靠性差、功能不齐全、又十分笨重的产品,代替了代的主导产品单座阀、双座阀、套筒阀,成为第二代主导产品;
②电子式电动全功能超轻型调节阀逐步取代传统的因原执行机构可靠性差,不得不采用的“气动阀+电气阀门定器+气源”的组合方式。
从外观上看,第二代产品应具备轻型化、小型化、仪表化的特征。
调节阀的流量系数Kv,是调节阀的重要参数,它反映调节阀通过流体的能力,也就是调节阀的容量。根据调节阀流量系数Kv的计算,就可以确定选择调节阀的口径。为了正确选择调节阀的口径,必须正确计算出调节阀的额定流量系数Kv值。调节阀额定流量系数Kv的定义是:在规定条件下,即阀的两端压差为10Pa,流体的密度为lg/cm,额定行程时流经调节阀以m/h或t/h的流量数。